颛颛的解释(颛颛的意思)

华峰博客 177

据乾隆年间邓州知州蒋光祖所纂《邓州志》,今译注为简体。

本章节为《邓州志》卷之二十三,艺文下。内容较多,分段推送。

有些文章属名篇,有史料佐载,有些文章虽不出名,仅存于本版乾隆《邓州志》,但物以稀为贵,更值得研读:从皇权到布衣各层次的文学表达去研究古代文艺体制格式,也可以根据文章内容了解当时的人物、历史、风土人情,或者仅作吟读消遣之用。

王仲子即王诏,垫江君王希周之子,下肃里人,今淅川九重镇人,因明清九重归邓州管辖,故录入《邓州志》。始祖王成,元朝蒙古王室后裔。

王仲子墓志铭

明,韩应嵩,

外史氏曰:吾闻邓西六十里,与酂连壤,有王姓者称右族,盖范蠡、计然、猗顿之匹俦欤,既老与李比部袭美。过其家问之,乡人为余缕缕道王氏德厚,则知王氏为乡人母仰湩乳而活者数千家。史载晏子不私其禄,陶朱公再散千金。王氏殆将行古之道者,岂颛颛自厚,称素封奴,视闾里者同乎哉?王氏自始祖成,卜居下肃里,六传而至垫江君。

垫江君者,名希周,仕为主簿尉,有惠政,垫江人祠之。生二子,曰诏曰诰,诏早卒,而仲子诰以知印给事郧中丞,授华亭县镇巡检。自少,事伯兄如父,诸吉凶事当罢行者,一听处分无内顾,故得薄游。已而伯兄即世,遂辞归养。垫江君及王太孺人家既饶于脂膏,滫瀡寒温之费不索而具,乃其左右色养,昕夕不懈,则闵损季路不能加也。元配张氏早卒,遗一女,适张应勋,继娶刘氏,又卒,遗一女,适刘应元,又娶刘氏,生丈夫,子九人,曰某某,女二。盖自万历改元,逮今皆仲子主家政,今人颂厚道者,悉归仲子,无异垫江君云。

仲子生嘉靖某年月日,以万历十三年某月日卒。卒之日,远近哀号吊者,塞门户,家人不能尽识,仲子之感人深矣。十五年冬,将葬某山之原,兄子懋志,持状稽颡丐余,铭其墓。余以比部同游,闻乡人语,慨然慕其为人,于是为之铭。铭曰:

世之称君子者何如哉?将为名耶?或玉表而石衷。将为贵耶?或位尊而识慒。苟自树之无愆,繄不爵而自崇。若仲子者,内洽家庭,外谐里閈,律以古道,将方驾乎万石,君之遗轨依稀乎陈太邱之清风耶?刻此乐石,纳之圹中,亿万斯年,惟尔之宫。

词语注释:

外史氏——指野史、杂史和以描写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之类,如《儒林外史》《兰苕馆外史》《天禄阁外史》等等。写外史的作者,自称外史氏。

右族——yòu zú,意思是豪门大族。

比部——bǐ bù,古代官署名;明清时对刑部及其司官的习称。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楚国宛地三户(今南阳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越国相国、上将军。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兴越灭吴,后隐去。著《范蠡》兵法二篇,今佚。

计然——(生卒年不详),辛氏,名钘[jiān],字文子,又称计倪 、计研 ,号计然、渔父,春秋时期宋国葵丘濮上(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一说河南省兰考县)人 ,著名谋士、经济学家。

猗顿——(生卒年不详),山西运城临猗县人,战国初年由鲁国到猗地(今山西运城临猗县)发家致富,殁后又埋葬在猗地,故称猗顿。著名的大手工业者和商人。原是春秋时代的鲁国的贫寒书生。他在生计艰难时,听到陶朱公范蠡弃官经商很快致富的消息,于是往而问术。范蠡告诉他子欲速富,当畜五牸(zì,母畜)。猗顿千里迢迢来到西河(今晋南一带),定居于猗氏王寮,大畜牛羊,后又兼营盐业,十年之间,成为与陶朱公齐名的巨富。

匹俦——pi chou,意思为:1.伴侣;配偶。2.配得上的;比得上的。3.同类。本文为同类。

袭美——皮日休(约838—约883年),字袭美,号逸少,曾居襄阳鹿门山、号鹿门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晚唐诗人、文学家。皮日休咸通八年(867年)进士及第,历任苏州从事(《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黄巢称帝后,被迫任翰林学士(《唐才子传》),最后不知所踪。

缕缕——连续不断

湩乳——dòng rǔ,乳汁。

晏婴——(?~公元前500年),姬姓(一说子姓),晏氏,字仲,谥平,史称晏子,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市)人,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陶朱公——范蠡第三次迁徙至宋国陶邑(今菏泽定陶区南),在这个居于天下之中的宋国最佳经商之地,操计然之术以治产,没出几年,经商积资又成巨富,遂自号陶朱公。

颛颛——zhuān zhuān,意思是愚昧无知貌。恭谨貌。 用心专一貌。

闾里—— lǘ lǐ释义:(1)古代城镇中有围墙的住宅区。(2)借指平民。(3)邻居。

素封——sù fēng,汉语词语,指无官爵封邑而富比封君的人,出自《史记·货殖列传》。

王氏始祖成——王成是元末明初卜居下肃里的一名元皇帝后裔,据考查为元镇殿王、义王和尚。《元史》载帝出入,常与俱。侍从顺帝左右,至正二十八年顺帝北奔,诏淮王帖木儿不花监国,而以和尚佐之。有始祖墓碑碑文为证。

下肃里——即今天淅川的九重镇,曾归邓州管辖。在明朝以前,九重这个地方属邓州所辖的下肃里,元镇殿王、义王和尚,隐居这里后,不忘王室宗祖,以王为姓,又成功逃脱明军追杀而隐居下来,欲成就今后大业而取成为名,这都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王成卜居肃里后,娶孙氏女子为妻,狩猎、农牧为生,过起了汉人百姓的生活,生儿育女。但他时刻不忘宫廷生活,所以他和他的儿孙们在下肃里石街道的东边一里处建造了一套同皇宫相仿九进院的九层院,并在其南面修造了玉(御)花池、玉(御)花园。久而久之,九层院被叫做九重院因标志明显,称谓方便,所以秦、汉到元代的下肃里在明朝时期被九重院所替代,一直沿袭至今。

垫江君——王希周,王成六世孙。

垫江——垫江郡,今重庆垫江县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56 年)改东宕渠郡置。治石镜(今重庆市合川区)。辖境相当今重庆市合川区、四川武胜县地。隋开皇初废。

簿尉——bù wèi,意思是主簿和县尉,泛指地方官府佐理官员。

知印——zhī yìn,意思是主持用印。出自《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四年》。

给事——jǐ shì,意思是处事、办理事务;供职;引申为侍奉;官名,给事中的省称。

内顾——nèi ɡù,释义:旧时形容没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顾虑家事。现形容有内部的忧虑。出自《汉书·杨仆传》。

薄游——báo yóu,汉语词语,意思为薄禄而宦游于外;有时用为谦辞

滫瀡——xiǔ suǐ, 1.古时调和食物的一种方法。用植物淀粉拌和食物,使柔软滑爽。 2.指柔滑爽口的食物。

色养——sè yǎng,因称人子和颜悦色奉养父母或承顺父母为色养。

昕夕——xīn xī ,汉语词语,意思为朝暮,谓终日。 出自《贺年启》。

闵损——(公元前536—前487年),字子蹇,以字广为人知。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弟子,七十子之一。在孔门中以德行和老成持重著称,而尤其以孝行超群闻名于世。

季路——Jìlù 姓仲,名由,字子路,一字季路。他也是孔子的弟子,季氏家臣。

即世——jí shì,去世。

生丈夫——生的是男孩。

稽颡——qǐ sǎng,意思古代的一种礼节。以额触地的敬礼。出自《仪礼·士丧礼》。

——gài,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是乞求,引申为请求,也指靠乞讨为生的人。

同游——释义为互相交往。一同游览。

——cáo,字义为杂乱。

里閈——lǐ hàn 释义:指里门,代指乡里。

方驾——fāng jià,意思是两车并行;比肩、媲美。

万石——wan dan,汉官秩的最高级。

乐石——le shi,后以之泛指碑石或碑碣。

——kuang ,1.墓穴。 2.原野。

颛颛的解释(颛颛的意思)

乾隆邓州志之艺文下(015)

颛颛的解释(颛颛的意思)

乾隆邓州志之艺文下(016)

颛颛的解释(颛颛的意思)

乾隆邓州志之艺文下(017)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