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落疏疏一径深原文及翻译(离落疏疏一径深疏疏的意思)

华峰博客 208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题解】

《宿新市徐公店》,住在新市徐家店里。宿,住。新市,在今湖南省攸县北,攸水西岸。徐公,姓徐的人,名不详。公,是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

离落疏疏一径深原文及翻译(离落疏疏一径深疏疏的意思)

【解读】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村头篱笆,稀稀落落,似断又连。傍篱小路伸向远方,通往一个幽深的地方。树枝上的花已凋谢败落,初吐新芽,叶儿似展未伸,呈现着淡淡的绿,在初夏的阳光下还不能遮成阴凉。〕

篱落,篱笆,设于村头田园边,用以保护蔬菜或农作物。疏疏,言篱笆之状,陋而稀,稀而远。篱落疏疏极富田园风光之美,启人联想,幻化出幅幅农村生活气息甚浓的画面,给人以纯朴天然之美的享受。诗人选取了村头篱笆、小径这样的典型环境与典型景物,使田园诗色丽,味芳,迷人。篱笆、小径的画面恬淡美妙,氛围也极为幽静清新。简陋的篱笆,小径一条,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农村风光。言径为深,可见路远,愈远愈幽,愈富情味。径依着篱,顺篱延伸,与篱相伴而进,相互映衬,其境甚阔,其味甚浓。句中的疏与深,特别耐人寻味。疏与深相互映衬,疏而致淡,深而致远,疏、深、淡、远,绘出了一幅幽静恬淡的村头小景素描。

树头花落,交代季节,春夏之交。树头照应着篱落,花落映照着疏疏。下是篱落、小径,高处是花落的枝头,出现在诗人视野里的是一幅立体的春景。上句写的是无生命的物,下句写的是富有生命力的树头,树头、篱落构成了一幅田园风味的画。花虽落却毫无忧伤之感,氛围中洋溢着盎盎生机。未成阴,春夏之交,嫩枝初吐新绿,毛尖小叶,在阳光的照射下,影儿映在地上,疏疏淡淡,斑斑驳驳。花刚落,叶才吐,阴未成。一个未字隐含着非常的生命力,蕴含着生机与兴旺。花落红去绿来,虽未成阴,但最惹人倾慕,也最能孕育着希望。

离落疏疏一径深原文及翻译(离落疏疏一径深疏疏的意思)

诗的上联渲染了初夏的氛围,读来颇感清淡恬静,情调健康美好。同时,也极自然地引发了下联。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在幽深的篱间小路上,孩子们奔跑、跳跃、追逐着上下翻飞的蝴蝶。追而不及,蝴蝶飞入菜花丛中,黄色的菜花,黄色的蝴蝶,孩子们左寻右找,不见了蝴蝶的影子。〕

儿童,古也称黄童。黄童、黄蝶、黄花,诗人选材颇具匠心,像是信手拈来,但情调是如此和谐。黄花,黄得诱人;黄蝶,黄得迷人;黄童,幼稚得天真可爱。三黄相互映衬,使儿童的形象更为天真活泼,神韵更美。三黄的形象,化进了大自然中。言走曰急,将走的形态描绘得极为生动逼真。追之如飞,体态健美喜人;扬手捕蝶如舞蹈,姿态优美动人。追,写出了由近渐远,追之不舍的情状。一急一追,将儿童追逐蝴蝶的优美姿态与急切心情,写得逼真感人。儿童追黄蝶,蝶飞,童飞,飞入菜花中,多么美的形象,多么美的动作,多么美的意境。真是景美,蝶美,人更美。

飞入,紧承前句的急、追。飞入,写出了黄蝶翩翩的舞姿。急、追、飞入的过程,充满了一系列动态的优美形象。疏疏、篱落,傍篱小径,田间阡陌,这些静态的景物成了蝶飞童追的背景,动静相映,愈显其动,其神态更为迷人。无处寻,黄蝶入菜花,一色黄,化为一体,使聪明伶俐的儿童也难以识别。无处寻,一方面写出了菜花的繁盛;一方面映衬出菜花、黄蝶明丽的色彩;也写出了儿童凝神注目寻蝶的神态。无处寻,刻画出了一副失望、遗憾、稚气十足的面孔,这倒使未获黄蝶的儿童形象更加惹人喜欢。寻,照应着前文的走与追,急走而追,目标明确,视线集中,集中于黄蝶一点。这几个动词极为生动地刻画了捕蝶儿童的内心世界与可爱形象。

上联状物,写静景;下联刻画人物,写动景。这样通过静景动景人物飞蝶的综合立体描写,儿童急走追黄蝶的诗中画便跃然纸上。

离落疏疏一径深原文及翻译(离落疏疏一径深疏疏的意思)

【综述】

诗通过对农村初夏菜花盛开时节儿童追捕黄蝶情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喜爱田园生活的无限情趣。

诗的上联,通过写村头小景自然地交代了儿童捕蝶的地点和时令;下联,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儿童追捕黄蝶的情景。

诗人用语通俗,明白如话,以清新的格调,白描的手法,写得景色鲜明,儿童形象活泼可爱,描绘出了一幅恬静的农村儿童生活图景。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