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慢的艺术
教育是慢的艺术,别让浮躁左右你的情绪,别因激动错误你的行为。昨天(5月23日),发生在一所寄宿制学校的一件事,让我再次发出如此感慨。
事情是这样的:早餐时,一个六年级男生私自进入食堂打老师们吃的菜,学校的政教主任发现了,批评他时,他一怒之下就把碗连饭带菜都摔在政教主任的脚下,政教主任顺手就在他的脸上打了一下。
就这一下惹祸了。
该生立马来了一句:你有什么资格管我?然后与政教主任顶上了。
政教主任叫来班主任,班主任对该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但该生不仅不接受,而且还很反感。
不知谁叫来了家长,家长直接找校长,说自己的儿子正在叛逆期,老师应该好好教育他,但不可以打他。现在打了他,导致他逆反心理加强,与老师家长对立,产生更大的心理障碍,可能会厌学甚至走极端……
她讲了很多很多,并要且一定政教主任道歉,而且要向她的儿子道歉!。
政教主任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教师,而家长不过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农村中年妇女,向她道歉?向学生道歉?政教主任肯定不愿意。
校长好说歹说,甚至代为道歉,但家长坚决不答应,并且说要状告教育局。
学校一方面为了工作做到家,另一方面想息事宁人,就请来社区领导,帮助做解释劝导工作……
按下此事不表,却说该校老师的反应。
敢打老师?这样的学生没一点教养,该打!大多数老师支持政教主任,认为这样的学生应该受惩戒。
一个六年级学生,这样不讲道理,这样不懂礼貌,如果不惩戒,将来会怎么样?大家振振有理,群情激愤。
也有个别老师说:这样的家长,这样的学生,干脆甭管,让他到社会上去碰钉子。甚至有个别学校领导也持这样的观点。
其实,在处理这件事上,大多数老师犯了浮躁的毛病,处理方式简单粗暴。而个别主张不管的老师,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殊不知,教育是慢的艺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需要时间的。
当学生把饭菜摔倒在政教主任脚下时,假如政教主任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把学生叫到旁边或叫到办公室室,分析他所犯的错误性质,指出他所犯的错误,这样发展下去的后果,情况会怎么样?
学生到学校是接受教育的,学生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作为教师,一个施教者,如何去教育学生,如何指导学生改正错误,这就体现了这个老师的责任心和教学能力。
把东西摔在别人面前,就如同打人,别说一个小学生不懂,甚至某些成年人也不懂。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我的一位同事与人发生争执,在桌子上拍了一巴掌,对方就动手打人了。事后,我的同事说她长到三十多岁了,拍巴掌就是打人这个习俗确实不懂。因此,这个六年级学生把饭菜摔在政教主任面前,并不意味着就是打老师,也许他是赌气,嫌菜不好吃,干脆不吃了。只是客观上有打老师的意味存在。当然,无论以那个角度上评论,这个学生的行为都是错误的,应该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作为班主任,作为政教主任,有必要也有义务去教育这个学生,条分缕析,指出学生的错误,错在什么地方,这样错下去的严重后果,应该如何吸取教训,如何改正,需要耐心开导,让该生从心里接受批评。
记得在1989年,我任教六年级语文兼班主任,有一个顽皮的学生,趁我返身在黑板写字时,用一粒黄豆砸到我的背上,我立即停止讲课追查。在我严厉的目光下,该生站了起来,嘻皮笑脸的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当时我心里也很气,但我只说了一声你先坐下去,我们继续上课。
下课后,我把该生叫到办公室,放学后又与他一起到家里,家长听清原委后,当面惩罚了他的孩子。第二天,该生在班上做了深刻的检讨,我以此为例对全班同学做了思想教育,该生直到现在一直都敬重我,尽管他出息了。
再说校长,能耐心与家长沟通,能放下架子,甚至代为道歉,在家长仍不接受时请社区领导协助处理,真的很不错了。但是如何抓住事情的本质,如何杜绝以后发生类似的事,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社会是个大染缸,什么样的人都有。教师,学校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和家长,在法制日益健全的今天,教师如何正确教育学生,如何保护自己,是十分重要的!
教育是慢的艺术,别让浮躁左右你的情绪,别因激动错误你的行为。曾经我写过一篇谈话,唤醒孩子内心的有效手段,我认为与学生谈话,仍然是矫正孩子不良习惯的良好方式和有效手段。
在我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一直持着这种观点,也一直是这样做的。我认为,在家校关系有时并不和谐的今天更有必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