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评社华盛顿7月27日电 美国国会参议院27日以64:33通过了一项总额高达2800亿美元的产业政策法案,旨在芯片、人工智能等尖端领域与中国展开竞争。 美国国会众议院预期很快也会通过此案,拜登最快有可能在本周内签署成法。
观察家注意到,这项法案在高科技领域对华展开强势竞争,其制衡中国大陆高科技发展,迫使台湾半导体产业选边,促使台湾产商到美国本土生产,从而产生挤压台湾本土尖端产业效应的意涵明显。
这项简称为芯片法案(The CHIPS and Science Act of 2022)的议案,长达1054页,是经过三年立法博弈,五易其名,屡次濒临死亡,通过无数次修改后才获得通过的。 拜登政府将其作为立法优先,敦促美国国会赶快通过此案,显示其对华战略竞争的紧迫感。
根据这项法案,美国政府将向在美国生产芯片的企业提供520亿美元的补贴和额外的免税政策; 还将拨款2000亿美元,用于人工智能、机器人、量子计算等尖端科技领域的研发和优先领域的教育、培训等。 观察家指出,以前讲究市场经济的美国,正在对高科技产业政策进行着几十年来最重大的政府干预。
这项法案从三年前由参议员舒默和杨牵头起草开始,就着眼于对华竞争,后来又添加了许多制约中国的条款,因而有很强烈的针对中国的色彩。
比如法案中规定,接受美国政府补贴的公司在10年内不得与中国有重大的交易。 这种规定将把许多高科技公司置于被迫在美中两大市场之间选边的境地。 该法禁止中国公司参与获得补贴在美生产芯片的项目。 该法甚至还限制与孔子学院有合作关系的美国高等教育机构获得美国政府的相关教育培训基金扶持。
曾经生产世界芯片4成的美国,近年来在本土生产的芯片只占世界芯片产量的1成2。 去年以来的供应链紊乱,带来美国汽车制造等产业芯片短缺,加深了美国人对于关键产业链对外依赖的危机感。
这项法案旨在激励外国公司在美国本土生产芯片,但又限制公司到中国生产芯片。 这将使台积电、三星、高通等本来在美中两大市场都有重大生意的高科技公司处于两难境地,需要它们今后与美国政府进行谈判,以获得特定的豁免。 芯片生产回流美国本土,但又不许到中国大陆生产,将给台湾本土芯片产业发展带来压力。
拜登政府高官并不讳言此法旨在强化对华竞争力。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称,美国在半导体制造业几乎没有投资,而中国投资了1500亿美元建设国内产能; 美国基本上不生产尖端芯片,这些尖端芯片几乎全部来自台湾。 上周她对阿斯彭安全论坛说,美国所用9成尖端芯片产自台湾,不用说明理由,你们也知道这有多危险。
美国有些分析家甚至宣称,中国大陆有可能为了芯片,为了控制这个关键产业链而对台动武。 但是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何瑞恩认为,这种状况不太可能发生,因为中国大陆尚无能力自己运营台湾的尖端芯片产商,台湾人届时也不愿替大陆生产。
芯片法案的前身是无尽前沿法,去年曾经在美国国会参议院被当作立法基础,添加了2021战略竞争法、应对中国挑战法等,形成一个全面对抗中国的法案--2021年创新和竞争法,并于去年6月在参议院过关。 众议院今年1月也提出全面对抗中国的美国竞争法议案。 这些议案包含了许多以台制华的内容,包括强化美台安全合作,提升美台官方往来等,许多条款直接挑战美国的一中政策,引发美国外交学界和民间反战力量的担忧。
由于这些大杂燴内容纷繁复杂,有许多分歧难以弥合,因而美国参议院又将原先着重于产业部分的无尽前沿法部分剥离出来,更名为芯片法案,以确保拜登政府的立法优先率先完成。 芯片法案中并没有包含支持台湾的内容,却对台湾的芯片产业将产生重大的挤压意涵。
拜登27日发表声明说:参议院今天通过了一项历史性的法案,该法案将降低成本,创造就业机会。 当美国人担心经济状况和生活成本时,芯片法案是一个答案:它将加速美国半导体的制造,降低从汽车到洗碗机的所有产品的价格。 它还将创造就业机会——在美国本土创造高薪就业机会。 这将意味着美国供应链更有弹性,这样我们就不会在美国消费者和国家安全所需的关键技术上如此依赖外国。
感染新冠初愈的拜登当天在白宫与阁僚一起观看国会参议院投票通过芯片法案。 他希望众议院尽快通过相同法案,送交给他签署成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