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发了一篇头条,阐述了房价大幅下跌引起的经济连锁反应,没想到一下捅了马蜂窝了。有些人真得很奇怪,我那篇头条一个字没提房价上涨的问题,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就得出我在鼓吹房价的结论?!更甚者,还有些人继而扮演起福尔摩斯,推断我肯定是个炒房者或者食利阶层,总之不是好人。
我在想,这都是些什么莫名其妙的人,看了一下后台的用户画像,全明白了——夏虫不可语冰,有的人就是囿于认知局限而已。

为什么房价大幅下跌影响的不是有钱人,而是中产和中产以下阶层的人呢?
01
家庭财富的构成不同。
富裕阶层,房产往往只是他们家庭财产的构成之一;而绝大多数的中产和中产阶层以下的人,房产是其家庭最主要的财产。
房价大幅下跌,富裕阶层损失的不过是名义上的房产价值,他们既不缺钱花,也不缺房子住,根本不用考虑卖房子,哪怕只是出租房产,仍然是笔不菲的收入。而且房产只是他们家庭财富构成的其中一部分,根本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反观中产和中产以下阶层,房价大幅下跌,意味着他们家庭财富的巨大缩水。而且他们往往还背负着几十年的房贷,举个例子:
一套价值一百万的房子,三成首付,贷款七十万。如果这时候房产价值跌到了五十万,那他们会做什么样的抉择呢?是继续咬牙还房贷,还是干脆不还钱、把房子抵给银行,做一个征信黑户?
02
家庭收入的构成不同。
富裕阶层的收入往往更多来源于资产性收入,股权、投资等等;而中产和中产以下阶层,收入来源主要是工资。
房价大幅下跌,银行坏账必然增多,坏账增加导致银行压缩信贷规模,继而造成企业融资困难、陷入流动性危机(典型的比如南京的苏宁),企业经营困难,要么降低薪资、要么裁员、要么干脆倒闭,竟而使普通人收入降低。
大部分人的收入降低,导致消费乏力,企业产品卖不出去,经营更加困难,更多的企业将经营不下去。大量企业破产,银行的坏账更多,进一步压缩信贷规模,于是一些好的企业也将面临融资困难……
最终行成一个恶性循环。
在这个过程中,物价和工资的下跌,又会引起通货紧缩,欠的钱会因为物价下跌变得更值钱,实际的债务负担更重。
有钱人的收入诚然也会受到影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受冲击最大的还是拿工资的普通人。
这种债务——通货紧缩——经济萧条螺旋式下行的逻辑,被美国经济学家费雪称为债务——通缩循环,可以解释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
日本经济学家辜朝明,将该逻辑发展成为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用以解释日本20世纪90年代的长期衰退,自己08年次贷危机衰退。
布朗大学经济学家埃格特松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都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思路。
而不论是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还是08年次贷危机,后来都造成了一个结果,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有钱人越有钱,穷人更穷。
03
未来房市的个人判断。
要判断未来房市的走向,就需要先回顾一下这些年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归根结底有两个原因:供需和金融。
房价中长期主要由供需关系决定。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是城市化模式的分水岭。乡镇企业逐渐式微,导致大量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现代经济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人口流动趋势——因为经济活动和就业向大城市集中。
06年至14年,500~10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其人口增量,占全国城区人口增量的四成,但居住用地增量只占两成。土地流向与人口流向背道而驰,供不应求,房价自然会快速上涨。
影响房价的短期因素很多,最主要的就是金融货币政策。
什么是炒房?
一个人拿自有资金买房,只要他愿意,买一百套,也不叫炒房。
所谓炒房,是利用金融杠杆买房。过去有一部分群体可以做到利用金融杠杆,但大部分人做不到,贫富差距由此拉大。
目前,短期影响房价的因素被国家逐步遏制住了,也自然造成了如今房地产市场的低迷。
因而,未来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主要因素是供需关系。以人口流向来看,人口净流入的二线以上城市,房价很难降低。
当然,过去二十年的房价上涨,实际已经透支了未来的升值空间,所以即便在二线以上城市,房价也很难再大幅上涨了。
是以,也就出现了现在周期性的房市调整时期,二线以上城市房价小幅波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