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孙子之谜

华峰博客 137

来源:温州新闻网

温州网讯 近段时间以来,鹿城区已连续发生三起冒充孙子等晚辈诈骗老年人的案件,受害人平均年龄为81岁,损失金额共达486000元。

为什么老年人会相信对方的孙子身份呢?现在的骗子冒充起孙子,也真是影帝附身,打起亲情牌也得心应手,非常卖力地演出。

诈骗手段三部曲:

一、孙子打电话嘘寒问暖

骗子冒充孙子,先从打电话入手,问候关心爷爷奶奶,丝毫不提任何钱的事儿,打起亲情牌来,爷爷奶奶心里乐开花了,学业这么忙,孝顺孙儿还不忘关心他们老人家,对他们嘘寒问暖,心里很是感动,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之中,骗局正在向他们一步步靠拢。

二、接孙子求助电话,有求必应

放松警惕的老人再次接到冒充孙子电话。孙子找爷爷奶奶求助,称自己把人打伤住院了,需要赔偿对方医药费。爷爷奶奶对孙子向来都是隔代宠,接到孝顺孙子的求助电话,自然有求必应,马上将医药费转给孙子提供的律师或者办案民警的卡上,还被强调千万不要告诉家里其他人。

三、立即去银行柜台或ATM机转账

老人一个人,拿出银行卡慌忙跑到银行柜台或ATM机,按转账到骗子指定的银行卡内,直至一段时间后,询问家人,才发现自己被冒充孙子的人骗了。

警方经了解,诈骗犯罪分子的手法通常有两种:一是受害人个人信息泄漏,犯罪分子非法获取受害人信息后实施精准诈骗。这种情况下,骗子能准确说出所冒充孩子的姓名或小名。二是犯罪分子利用老年人听力不太好,老年人下意识地会问,你是谁谁谁,他就会说我是这个人。如其中一起案例,被骗老人就问你是不是冬冬(化名),骗子马上接上说对,我是冬冬。犯罪分子就是利用这个心理暗示之后,一步一步骗下去的。

警方支招——

老人、家人、银行、警方

合力识破孙子骗局

1、遇到假孙子,要多与子女或晚辈商量核实,谨防上当受骗。

2、晚辈多关心家中老人,和老人们常联系多沟通,讲讲老年人群体中高发的电诈类型,普及全国反诈热线96110,帮老人安装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开启来电预警功能,尤其是要多提醒或留意老人,如果发现老人有为晚辈转账汇款信息或行为,一定了解核对、报警咨询。

3、各大银行的工作人员,如发现老人独自慌张转账的,务必向其本人及其家人多加核实,或联系辖区派出所共同处置。

4、如遇被骗,请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到就近派出所报案,提供诈骗账号及电话,并安抚好老人的情绪。

本文来自【温州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