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肌肉的方法(小学生锻炼肌肉的方法)

华峰博客 216

锻炼肌肉的方法(小学生锻炼肌肉的方法)

有人问:走路算不算一种运动?

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是因为很多情况下,人们难以严格划分活动和运动之间的界限。

换句话说,除了参加各类体育运动项目,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也离不开肌肉活动。

所以,我们把从事生活、劳动和运动所必需的能力称作基本运动能力。

基本运动能力主要表现形式是各种身体基本动作,包括走、跑、跳、投等。

小学生走跑运动能力的发展

走和跑是人体的基本运动

如果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八字脚、躬身走跑、斜身走跑、横摆臂、坐着跑等错误姿势比比皆是,很多人成年以后才意识到要纠正自己走和跑的姿势,其实已经晚了,也很难纠正。

走和跑简单易学,但是要形成正确的行走和奔跑姿势,必须从小做起。

从小掌握正确的走跑动作,能根据不同地形、环境选择正确的行走和奔跑姿势,可以为参与其他体育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锻炼肌肉的方法(小学生锻炼肌肉的方法)

走和跑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是发展小学生体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走和跑的锻炼,能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协调性等素质。

走和跑主要是增强下肢力量,促进内脏器官的发育和机能的增强,提高神经、呼吸、循环系统以及内脏器官的功能。

锻炼肌肉的方法(小学生锻炼肌肉的方法)

走和跑运动能力的组成

1.正确的走、跑姿势。走和跑正确姿势的形成,需要头、颈、肩、胸、腰、髋、膝、踝等部位协调配合。

2.身体机能。走和跑与人体的呼吸、神经、循环等系统机能息息相关。

通过调节走和跑的快慢,采用不同距离、难度的走和跑(如上坡、弯道),可以有效地增强人体神经和循环系统等的功能。

3.坚定的意志品质。由于走和跑的动作简单,重复频繁,因此给人的感觉是单调而枯燥。

在小学阶段要让学生感悟和体验越简单的事情越要坚持,成功是简单积累而成的道理,培养小学生持之以恒、勇于挑战自我的心理品质也是提高走跑能力的组成部分。

锻炼肌肉的方法(小学生锻炼肌肉的方法)

小学生走跑能力的发展目标

发展学生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

形成走跑的正确姿势,能够根据不同地形、环境采用合理的、正确的姿势走和跑。

根据地形、气候、周边情况、自身需要等因素,合理地控制走和跑的速度,灵活调节身体各个部位。

锻炼肌肉的方法(小学生锻炼肌肉的方法)

小学生走跑能力的主要内容

走:自然走、大步走、两臂放在不同部位的前脚掌走、加快速度走、顶物走、模仿走。

低年级(1-2年级)的跑:

原地摆臂练习、自然直线快速跑、30米快速跑、300-500米跑走交替。

中年级(3-4年级)的跑:

50米快速跑、300-400米耐久跑、接力跑、障碍跑。

高年级(5-6年级)的跑:50米快速跑、400米耐久跑、450米接力跑、30-40米内通过3-4个障碍物跑。

小学生跳跃能力的发展

跳跃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跳跃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是一种生活必需的基本运动能力,也是田径运动中最基础的项目。人体跳跃运动都是从静止或助跑状态开始,而后转变为腾空,最后是落地的运动轨迹。

锻炼肌肉的方法(小学生锻炼肌肉的方法)

发展力量等身体素质。以力量素质为例,小学阶段是力量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抓住这个特点,从低年级简单的跳跃练习,到中高年级以发展跳跃能力为重点的跳跃项目的学习。

促进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发展,提高上下肢及腰腹力量和弹跳能力。

除此之外,跳跃练习对于速度素质、灵敏素质等也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

促进骨骼生长和体形发育。

跳跃是对身体下肢骨锻炼比较多的项目。

在进行跳跃运动锻炼时,不仅能够加快全身血液循环速度,而且地面的冲击力更能激发骨质的形成,促进骨骼生长和体形发育。

增强身体时空感觉。

在蹲踞式跳远、跨越式跳高等跳跃项目中,通过一定距离的助跑,获得有力的起跳,实现理想的远度或高度,这需要有很好的身体感觉能力和节奏感。

锻炼肌肉的方法(小学生锻炼肌肉的方法)

跳跃运动能力的组成身体素质。跳跃项目是速度、力量、灵敏、协调性、柔韧等素质的综合体现。技术动作。如果说综合素质是跳跃成绩的保证,那技术动作就是确保跳跃成绩的基础。心理素质。在生活中完成跳跃动作,需要具备勇敢、果断、克服困难等心理品质。比赛的时候,需要心理稳定性、自信心和进取心等心理状态。

锻炼肌肉的方法(小学生锻炼肌肉的方法)

小学生跳跃能力的发展目标掌握跳跃运动的正确方法。激发跳跃运动的热情。运用跳跃方法,开展跳跃小游戏。发展速度、力量、灵敏、协调性等素质。促进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器官机能的发展。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克服困难、友好合作等品质。

锻炼肌肉的方法(小学生锻炼肌肉的方法)

小学生跳跃能力的主要内容水平一(1-2年级)的跳跃:

跳单、双圈;立定跳远;跑几步,一脚蹬地起跳,双脚落入沙坑;双脚连续跳上、跳下20-30米高的台阶;正面助跑屈腿跳高。

水平二(3-4年级)的跳跃:

跑几步,单脚起跳用手或头触悬挂的物体;单脚或双脚连续跳上、跳下25-30厘米高的台阶;各种方式的单、双脚跳或蹲跳起;跨越式跳高;蹲踞式跳远。

水平三(5-6年级)的跳跃:跨越式跳高;背越式跳高;蹲踞式跳远;各种方式的单、双脚向前向上跳。

小学生投掷能力的发展

投掷是人的基本运动能力

对小学生而言,投掷能力在生活、劳动、体育活动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投掷用力动作如同逐次传递力的多级杠杆,有严格的用力顺序,关节和肌肉活动有序、协调,是完成投掷动作的关键。

投掷动作发力具有非直线和非垂直方向特征。

投掷运动中,稳固侧支撑需要腿和躯干竖直向上的抗阻能力。

投掷运动有超越器械和超等长式的特殊用力方式。

小学阶段进行投掷动作的学与练,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发展上肢动作的爆发力。

可以发展动作的协调性和肌肉耐力,促进身体发育,提高身体机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和学习效率。

锻炼肌肉的方法(小学生锻炼肌肉的方法)

投掷运动能力的组成

投掷运动能力与体能基础、运动技能水平及稳定的心理素质有密切关系。

速度力量运动能力。

投掷是速度、力量、技术紧密结合的运动方式。

身体协调性。投掷对于小学生来讲是一个很难的动作,需要全身很多部位协调一致,共同参与。身体协调性是掌握全面投掷技术的有力保证,是掌握复杂动作的基石。

锻炼肌肉的方法(小学生锻炼肌肉的方法)

小学生投掷能力的发展目标投掷动作的规范。投掷轻物重量的增加。高度、远度和准确度要求的提高。发展学生投掷能力,增强学生腰腹、肩带及上肢肌肉力量。提高上肢的爆发力。促进身体协调性的发展。

锻炼肌肉的方法(小学生锻炼肌肉的方法)

小学生投掷能力的主要内容低年级(1-2年级)的投掷能力:简单基本的投掷动作各种方式的抛接轻物单手持轻物掷远单手持轻物投准单手正对投掷方向持小垒球(小沙包)掷远双手持轻物掷远单手侧对投掷方向持小垒球(小沙包)掷远

锻炼肌肉的方法(小学生锻炼肌肉的方法)

中年级(3-4年级)的投掷能力原地投掷沙包(或垒球)上步投掷沙包(或垒球)双手前掷实心球

锻炼肌肉的方法(小学生锻炼肌肉的方法)

高年级(5-6年级)的投掷能力双手从头后向前掷实心球助跑投掷垒球

给家长的寄语

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专业和发展规律。儿童青少年体育运动领域自然也有自己的专业和发展规律。

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位家长都成为体育运动领域的专家,所以我们力求将儿童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向各位家长进行普及。

锻炼肌肉的方法(小学生锻炼肌肉的方法)

小学生要注重发展基本运动能力。

一说到要重视孩子参加体育运动,家长第一想到的就是给孩子报一个体育项目的培训班。

其实无论参加哪个体育项目的培训班,在小学阶段,要注重体育游戏学习,发展孩子的基本运动能力,有了合格甚至优秀的基本运动能力,经过相应训练,孩子的运动技能才能到达一定水平。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