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证,到底写谁的名字好?
最近碰到一个朋友,聊天中得知他近来遇到了一个难题。
朋友有一儿一女,女儿大儿子小,朋友年轻时颇为能干,积累了不少财富,买了一套套房和一套别墅。

当时想着首套房房贷能贷得多,就把别墅登记在当时已经十八岁的女儿名下。
时隔三年,别墅涨幅翻倍,朋友就想把别墅出手卖了换成两套套房,到时候儿子女儿没人一套。没想到这时候女儿不肯了,说:这房子是我的,你们凭什么要卖掉我的房子?
朋友现在已经纠结死了,别墅怎么不能卖,再买一套别墅给儿子又买不起,如果是给儿子套房儿子也不肯。现在家里是闹得鸡飞狗跳的。

朋友们,你们觉得早早地把房产写到孩子名下,这样好吗?
频频爆雷的房地产商,是政策,市场,行业和自身叠加问题,主要问题来源于自身。
房地产商拿地不如从前轻松,土地储备不仅需要真金白银,还需要负担开发商品房以外的功能,比如限价房,经济适用房,配套用房,甚至产业发展等等。
房地产三条红线,政策导向是全面趋紧,习惯于吃政策饭的房地产商,碗和饭都没换了,有些无所适从。

再说市场,3、4、5线城市早已供过于求,城市化不再集中扩大地级和县级市,镇域经济展开和农民土地流转,实际分散了城市化购买,再有,本处于二线城市的省会,被经济实力强的地级市抢了不少生意,而房地产商一惯的粗放经营,显然没有跟上市场节奏。
再看房地产行业和暴雷公司,大就是强,抢市场,上借下欠过日子,狂妄至极,明明是借来的钱,在老板眼里进账就是利润,入股银行,做矿泉水,造汽车,似乎做房地产成功,干什么都能成。
房地产欠债多是普遍现象,但并不是行业雷声滚滚,现在爆雷的房地产商,全部集中于一人实际控制决策公司,与公司齐名的是老板的名字,实际经营中,老板骑在公司之上。

这样的房地产商,有现代公司治理之名,完全没有现代公司治理之实,这样的公司不爆雷那才奇怪了。
这已然不是出来混的问题,是要系统改造的事了。
经济学家:房地产作为中国最好的投资品的时代早已经结束,房价会掉下来。
认为说对一半,房产投资赚钱在一线城市的中心区还是具有的,只是不会再有以前那样爆涨了。

郊区房价可能持稳会持续至少5-年,新房还是有上涨的可能只是看政策。房价的涨与跌是决定于政策,不是决定于市场。
骑虎难下,二手房无法卖出去,还欠银行一百多万贷款。
当时为了面子东凑西借交了首付,终于在广州买了一套精装房,总算是个有房人了,几年过去了一直没有出租,也没有去住,现在房价还下降了,放盘二年多一直都无法卖出去,压力山大。

为了面子买房子,为了面子买小汽车,为了面子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了?结果负债累累,压得生活喘不过气了,这是现在大多数人的综合症。
大家以为如何?
声明:以上内容只作为信息传播的用途,如有侵犯到您的权利或信息有误,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