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烟台人,尤其是中年以上的烟台人聊天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他们提到一个词,叫做一把连,用到这个词的语境通常是:那个谁啊,是俺‘一把连’的。或者是:我跟谁谁都是‘一把连’的,现在也经常在一起凑凑。
如果仔细思考这两个例句的上下含义,相信即便是不懂烟台话的读者,也能猜出个大概,这个一把连的含义,跟朋友、伙伴差不多。
在烟台话中,一把连的确有朋友的意思,但它指的可不是一般朋友,而是更接近于普通话中的发小。

因为读音与普通话有所不同,所以很多方言词汇在书面表示的时候,往往找不到对应的汉字。一把连只是yi ba lian这句烟台话的音译,具体对应的是哪几个汉字,笔者并没有见到过权威的记载。
从含义与古汉语习惯来推断,yi ba lian写作一把绺,似乎更合适一些。绺在普通话中读作liu ,跟lian稍微有所差异,但考虑到方言的变音,也可理解。
为何说绺这个字比较贴切语境呢?可以参考黄发垂髫、总角之交这两个成语。垂髫和总角都是以古代小孩的发型来代指儿童。总角之交这个词的意思,其实也跟发小差不多,而发小的发,自然也是指的头发。

根据字典的解释,绺是形容头发的一个量词,一根、一绺、一束都可以作为头发的前缀。在老辈,小孩经常只留一绺长的头发在头顶,因此,一把绺就是形容从小玩到大的朋友,通俗的说,就是一起光屁股长大的,这种感情,自然要比普通朋友要深得多,在酒桌上表现的尤其明显。跟普通朋友在一起喝酒,不一定能放得开,但跟一把绺坐席,往往不醉不归。

胶东半岛地处海隅,方言多存有古风,这个一把绺,也算是有古汉语的痕迹了。
其实,绺这个字不仅在烟台话中可以用来形容朋友、伙伴,在东北方言中,其实也有类似情况。在《闯关东》、《少帅》、《智取威虎山》等影视作品中,也可听到绺子这个词,指的是土匪。对于外人来说,绺子是贬义,是一个团伙的意思;而对于土匪来说,他们自认为是褒义,即所谓的兄弟。
当然,以上仅为笔者个人见解,烟台话中的yi ba lian,到底应该怎样写?还待语言学者进行专业考证。因此,在开头的标题中,用更常用的汉字一把连作为读音替代。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