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处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和湖北省相对应,湖南省因大部分区域处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流贯全境而简称湘,省会驻长沙市。湖南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与湖北相连。截止2015年,湖南全省总人口6783.0万人,辖14个地州市、122个县(市、区)。其中,就省会长沙市来说,成为湖南省唯一的新一线城市,并且被誉为楚汉名城!
一
首先,长沙市称潭州,别名星城,地处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和湘浏盆地西缘,是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长沙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经数千年城名、城址不变,有屈贾之乡、楚汉名城、潇湘洙泗之称。长沙历史悠久,据考古判断,在距今15—2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长沙地区即有原始人类活动。春秋战国这一历史时期,长沙属于楚国黔中郡。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剪灭齐楚燕魏赵韩六国,在该地区设置长沙郡,郡治湘县,为秦初全国36郡之一。
二
刘邦建立西汉后,开始实行郡国并行制,在该地区置长沙国,治临湘县,辖临湘、罗、连道、益阳、下隽、攸、酃、承阳、湘南、昭陵、茶陵、容陵、安成13县。东汉时期,长沙郡属于荆州刺史部,辖临湘、攸、茶陵、安成、酃、湘南(侯国)、连道、昭陵、益阳、下隽、罗、容陵、醴陵。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阶段,临湘析出湘西,临湘为长沙郡首邑。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长沙郡改潭州,辖长沙、衡山、益阳、邵阳四县。
三
唐朝建立后,潭州属江南道,辖长沙、衡山、醴陵(武德四年分长沙县立)、湘乡(武德四年析衡山县置)、益阳、新康(武德四年析益阳设,七年又并入益阳)等六县。公元997年,宋朝分全国为十五路,潭州为荆湖南路路治。元朝建立后,改潭州路为天临路,辖长沙、善化、衡山、宁乡、安化5县。元朝末年,徐达领兵至潭州,改天临路为潭州府。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潭州府更名长沙府,府城依旧设于长沙、善化两县,上隶湖广布政使司。
四
最后,公元1664年,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时,湖广省设右布政使司、湖南按察使司于长沙,偏沅巡抚移驻长沙。公元1724年,改偏沅巡抚为湖南巡抚(仍隶湖广)。长沙(府)城自此为湖南省会。截至2015年,长沙辖6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面积为1.181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743.18万。2016年,《第一财经周刊》发布了新的中国城市分级排名榜单,从榜单上看,共有15个城市被评为新一线城市,其中长沙市是湖南省唯一一座被定义为新一线的城市。
文/情怀历史
微信公众号:情怀历史 ID:qinghuailishi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