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某,女,36 岁,无意中发现左乳外侧肿块,于某医院门诊行三维乳腺超声检查,报告提示:左乳低回声团块(BI-RADS4B 级),左腋下可疑淋巴结肿大。医生建议行乳腺X线检查,待结果回报后行乳房肿物穿刺活检。
全球范围内乳腺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在我国每年有大约17 万例浸润性乳腺癌新病例,预计到2021 年乳腺癌病例预计上升到每10 万女性就有100 例以上。乳腺超声、乳腺X线等辅助检查已经成为一种常规筛查手段。< 40 岁女性常规首选乳腺超声检查,> 40 岁女性可首选乳腺X线检查或与乳腺超声联合。
乳腺X线已经成为乳腺肿瘤筛查的一项重要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发现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常规建议:40 ~ 49 岁女性,每年行1 次乳腺X 线检查;50 ~ 69 岁女性,每1 ~ 2 年行1 次X 线检查;≥ 70 岁女性,每2 年行1 次乳腺X 线检查。但对于部分乳腺癌高危人群,临床医师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检查时间,不单纯受年龄限制,如果必要的话还可行MRI 检查。乳腺癌X 线主要表现包括:肿块、钙化、不对称致密、结构扭曲等。

(一)肿块
乳腺X 线主要从4 个方面评价肿块性质:大小、形态、肿块边缘和密度。其中以边缘征象(如毛刺征、浸润等)判断肿块性质及进行BI-RADS 分类最为重要。
(二)不对称致密
1. 团状不对称致密:乳腺X 线片上表现为大范围的团状致密影,常代表乳腺组织正常变化,或为激素替代治疗后的结果。一般情况下,无须进行处理。但是临床可触及乳腺局部不对称组织时,常提示病变可能。
2. 局灶性不对称致密:乳腺X 线片上局灶性不对称致密影较团状不对称致密范围要小,可能为正常腺体组织,常需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真性肿块可能。
(三)结构扭曲
结构扭曲可以是正常乳腺结构也可以是肿块、不对称致密或钙化的伴随征象。需临床医生结合触诊来判断,必要时可结合MRI 检查。
(四)钙化
1. 形态上可分为典型良性钙化(皮肤血管钙化、中空状钙化等)、可疑钙化(粗大不均质钙化、无定形钙化等)、高度恶性钙化(分枝状、多形性钙化等)。
2. 分布类型上包括弥漫或散在分布、簇状分布、区域性分布、线样分布、段样分布。其中线样钙化、段样钙化多为恶性钙化可能,恶性钙化常表现为3 个不均质,即形态不均质、大小不均质、密度不均质。钙化诊断需要有经验的医生通过观察乳腺X 线片结合钙化形态和分布类型,考虑患者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或定期观察。
(五)合并征象
如肿块合并钙化或结构扭曲,多为恶性病变可能,常需进一步检查。
乳腺X 线检查后若为非腺体致密型乳腺,且乳腺X 线诊断分级为BI-RADS 1、BI-RADS 2、BI-RADS 3 类,则只需定期复查。若为腺体致密型乳腺,则应行乳腺超声检查,综合超声诊断结果决定进一步诊疗方法。对于部分乳头溢液患者,可经X 线引导行乳腺导管造影,能更直观地对乳腺导管内病变进行诊断。
BI-RADS 分类是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的简称。BI-RADS 的提出是为了使乳腺超声和乳腺X 线的检查和诊断更加规范和标准化,以便于临床医生对患者乳腺病变做出更有利的综合诊断和治疗。

乳腺X 线BI-RADS 分类:
BI-RADS 0:需要召回综合其他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评估或与前片相比较。
BI-RADS 1:阴性,乳腺未发现异常。
BI-RADS 2:发现良性病变,包括血管钙化、钙化的纤维腺瘤、乳房植入体、金属异物(保乳术后金属夹)等,未发现恶性可能的乳腺X 线表现。
BI-RADS 3:恶性可能性为0% ~ 2%,几乎为良性病变可能,建议短期复查(根据患者情况可考虑每3 ~ 6 个月复查1 次)。
BI-RADS 4:
恶性可能性为2% ~ 95%,其中包括:
4 A:恶性可能为2% ~ 10% 。
4 B:恶性可能为10% ~ 50%。
4C:恶性可能为50% ~ 95%。
BI-RADS 5:恶性可能为≥ 95%,适当采取临床措施(穿刺、手术等)。
BI-RADS 6:经活检病理证实为恶性,需积极采取治疗。
注:BI-RADS 4 级及以上分类,建议患者积极采取临床干预,以明确病变性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