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倒这件年轻人眼里
拍拍灰站起来的事情,
对老年人来说
不亚于心脏病、中风发作。
一次摔倒就可能让老人的健康水平
在短时间内急转直下。
冬季尤其是老年人摔跤的高发期
这个春节假期
长三角地区阴雨绵绵,
宁波的一位骨科医生
一晚上就接诊了4名摔倒的老人。

春节期间一直下雨,
有天晚上我们一口气接诊了
四个滑倒摔伤的患者。
宁波李惠利医院
骨科医生毕明光在朋友圈提醒。
他告诉记者,目前病房里住着7位老人,
都是跌倒所致,
其中4个摔断了股骨颈,
1个膝盖髌骨骨折,
2个手部肱骨骨折。

(网络配图 视觉中国)
家住宁波的69岁的戚大妈前几天冒雨出门,门口石板路湿滑,她不小心滑倒,屁股着地,当时就感觉剧烈疼痛,左边的腿动弹不得。她被家人送到李惠利医院,发现股骨颈骨折,需要手术治疗。这让她非常懊恼:就这么滑了一下,竟然要住院开刀!
摔倒,对于老年人来说轻则骨折,重则卧床不起。医生解释,老年人大多数有骨质疏松,轻微暴力冲击就会出现骨折,最常见的就是股骨颈骨折。而一旦出现股骨颈骨折,即使术后也需要长期卧床,大大增加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褥疮等风险,让老年人的健康急转直下。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最近这阵子雨雪天气多,滑倒的老年人不在少数,大多数在70岁上下。有像戚大妈这样在湿滑地面上不小心滑倒的,也有一些是本身有帕金森等神经系统疾病导致摔倒。
疼痛难忍、受伤肢体缩短、不能动弹,这些是股骨骨折的主要症状。医生建议,对于有骨质疏松病史的患者或老年人,骨折后都建议到医院就诊。
摔倒后不要急于起身,正确的应对措施也非常重要。他提醒,先检查一下身体各处关节,有没有剧痛的情况。
腕关节和踝关节骨折,虽然疼痛明显,但大多数都能勉强活动,可使用书本、硬纸壳、木条等临时固定受伤部位,立即前往附近医院治疗。
如果感觉腰疼,尽量不要乱动。因为胸腰椎骨折后,随意活动可能造成骨折块移位、压迫神经,严重时可能导致下肢瘫痪。也不要立马盲目地去拖、拉、背、抱伤者,而应该立即呼救,由专业医护人员救助。如果必须移动伤者,不要屈曲、扭转或大幅度移动,而是要顺势一条线整体缓慢移动。
那么老年人该如何预防跌倒呢?

一
增加体力锻炼:在家人看护下,适当的锻炼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增加肌肉的灵活性,预防老年人跌倒。
走路时
1、双手不插在口袋里,双手在外面可以保持平衡;
2、走路时身体略向前倾,如滑雪状;
3、走路时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这样底盘大,重心稳;
4、走路步幅宜小,迈大步容易跌倒。
二 保持精神活动,增加社交。
三 治疗自身慢性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
四
改善环境因素,如卫生间靠近卧室,马桶旁和走廊应有扶手,家具摆置适当,床和椅的高度不宜过低,防止地面积水,增加照明,穿合适的鞋和裤等。
五
口服活性维生素d3可以增加肌肉的灵活性,降低跌倒的概率。适当的补充钙剂,多晒太阳,预防骨质疏松。

万一摔倒,
如何最大程度自我保护?
将摔倒后的危害降到最低。

如果发生摔倒,尽可能用手撑地,如果跌倒时坐到地上,支撑点落在臀部、髋部,容易导致的是腰椎骨折或髋关节骨折,如果用手撑地,往往损伤的是腕关节或者前臂。后者对老年人造成的伤害小的多,且无需卧床,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另外摔倒后尽量避免自行爬起,避免二次损伤。
家属平时也应提醒老年人,做好科普。

首先要预防跌倒,雨雪天气少出门,容易跌倒的地方要做好改造,科学的锻炼有助于减少跌倒的发生,治疗自身慢性病,定期进行骨密度测定,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骨质疏松严重的还需抗骨质疏松治疗等,一旦发生摔倒,需最大程度的做好自我保护,并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END

来源:宁波晚报
编辑:小土方

点分享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