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古代的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在当今能娶到老婆吗?(俞敏洪言论引起广泛热度与争议)

华峰博客 141

文|黄薇

杜甫诗中的杨夫人不一样,她的情绪言行分明可见。跟着杜甫漂泊半生,没有过上什么富贵安逸好日子,她的衣服都打着补丁,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北征》),她也未有怨尤,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百忧集行》);杜甫穷困时一度卖药为生,她操持家事之余,少不了亲力亲为帮忙,晒药能无妇 (《秦州诗二十首》其二十);她也有崩溃的时刻,为丈夫生死未卜揪心,妻子山中哭向天(《徒步归行》),面对幼子饿卒放声号啕,入门闻号咷(《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但终究是打起精神,从不曾放弃为母的责任,像每位母亲一样舐犊情深,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遣兴》);杜甫离家时,她尽量独自承担,不劳诗人操心,只有儿女生病了心乱忧虑,才忍不住给他去信催其速回,女病妻忧归意速,秋花锦石谁复数。别家三月一得书,避地何时免愁苦(《发阆中》)。

你觉得古代的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在当今能娶到老婆吗?(俞敏洪言论引起广泛热度与争议)

我们还能读到,杨夫人能识字,应是知书达理之人,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客夜》);暂得安稳时,也能有生活情趣经营一方小天地,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江村》,与杜甫共享天伦之乐。她时刻挂念丈夫,仳离放红蕊,想像颦青蛾(《一百五日夜对月》),关心杜甫的身体,老妻忧坐痹(《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筋力妻孥问,菁华岁月迁(《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更与其同喜同忧,心心相印: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妻孥复随我,回首共悲叹(《逃难》)。读罢杜甫的诗,一位典型的克勤克俭、坚毅温柔的贤妻良母形象呼之欲出。司农少卿是从四品上的官,相当于今天的副部长,作为官宦千金,杨夫人想必也曾是锦衣玉食,但陪伴杜甫半生飘零、患难与共,可谓甘之如饴。所以杜甫对妻子多怀愧疚,时常叹道何日干戈尽,飘飘愧老妻(《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其二)。

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长年在外漫游,与妻儿聚少离多,诗仙也许不以为意,但家属的心情就不知道了;他有首《赠内》是写给许氏的,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用的是后汉周泽太常妻的典故,多言夫妻相离有名无实。这诗当然是夫妻间幽默的俏皮话,但也可窥见做天才的另一半,不是件轻松事。再看杜甫,一家人虽穷愁潦倒、颠沛流离,后半生却一直相依相伴,相濡以沫,也算浮生之慰,印证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也难怪老杜几次去寺庙听讲经,听完了却说,重闻西方止观经,老身古寺风泠泠。妻儿待米且归去,他日杖藜来细听(《别李秘书始兴寺所居》),未能割妻子,卜宅近前峰(《谒真谛寺禅师》),佛门不过邂逅,人间别有牵挂。这对忠贞不渝的夫妇,是唐诗中的楷模伉俪。学者唐君毅说:中国言夫妇之情最好者,莫如处乱离之世如杜甫,处伦常之变如陆放翁等之所作。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