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丛林霸王老虎虽然战斗力最强悍,但在极限生存方面,竟然不如豹和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动物繁荣的东南亚的原始丛林中,丛林霸王老虎靠其身体优势,以及强大的战斗力,经常独霸山头。
由于没有动物能威胁到自己,老虎选择地盘的时候,也都是哪里的食物多,就呆在哪里,好吃好喝乐无边,刺身小野猪,它最爱吃。丛林的中部和南部,是它的栖息地。
接着是丛林二大王豺,豺体长在85-130厘米,体重15-32千克左右,和犬差不多,小于狼,但是战斗力比狼强一点。
相对老虎而言,虽然豺的个体战斗力没有那么强,但它基本上是群居生活,一般2-3只豺,就可以组成一个朋友圈,如果有7-8只,就可以组个团,一起打怪,一起吃肉。由于豺行动敏捷,善于跳跃,灵活性远胜于老虎,所以老虎也不轻易招惹这位丛林二大王。
但是,虽然老虎可能应付不了群战,但对付落单的豺,还是没有问题的。为了安全起见,豺群也离老虎远远的,免得自己这块肉,总被老虎惦记着。
由于老虎霸占了食物丰富的地区,为了躲避老虎,豺群只能待在了老虎极少、食物不太丰富的北部地区。豺胃口小不挑食,尽管食物不丰富,但要生存下去还是没问题的。
丛林霸王老虎,占据了中部和南部,丛林二大王豺群占据北部地区,花豹的生存空间,几乎到了天花板,它为啥能被称为丛林三大王?
论个体战力,花豹比不过老虎。没有队友,面对豺群花豹只有送命,但是花豹的感官发达,嗅觉及视觉极为敏锐,善于爬树和偷袭,也善于跳跃,一跃可达6米高,12米远,在丛林中,没有什么动物能轻易抓住它。
于是,花豹只能采用战术,利用自身优势,发明了独特的生存方式。首先,老虎喜欢独居,花豹只需要抓住时机,凭借自己敏捷的身手,可以在老虎的眼皮底下搞点吃的。
比如,老虎喜欢吃的猎物是野猪、水鹿和野牛,那花豹就从其他猎物下手,比如猴子,猴子一般都生活在树上,豺无法上树捕食,老虎又嫌肉少太麻烦,所以这反而为能上树的花豹,留下了机会。
除了猴子之外,还有赤麂,体重仅为40斤的赤麂,听觉十分敏锐,在丛林中十分轻巧灵活,虽然老虎的爆发力很强,但是在草木错综的丛林,老虎要抓一只灵活瘦小的赤麂,所付出的代价,远比抓一只笨重肉肥的野猪,因此老虎看不上的赤麂,却成了花豹口中的美味。
以敏捷身手而出道的花豹,拿下赤麂自然是很容易的,并且由于赤麂比较轻,花豹还可以把赤麂带到树上,避免其它动物觊觎,自己可以慢慢品尝。
善于利用战术的花豹,发现老虎基本是夜间才出来活动,于是它将自己的活动时间转到白天,这样更加不会遭遇到老虎。
由此可见,力量型的老虎,团队型的豺,和战术性的花豹,它们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那么,如果随着时间的发展,森林中的食物逐渐减少,三位大王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首先,当猎物减少时,影响最大的,自然是食量最大的老虎,更少的食物不得不迫使它增加探索食物的时间,且前往更远的地方猎食。其次便是豺,豺由于个体所需食物较少,又不挑食,总体而言,还是能撑上很长一段时间,但它们群体数量较多,随着食物的减少,豺群数量也会逐渐减少。
最后便是花豹了,由于花豹可以上树,多了一个生存技能,能抓到专属猎物叶猴,只要森林没有被毁灭,繁殖能力强的叶猴,给花豹提供稳定的食物来源。
由此可见,虽然老虎的战斗力是最强的,但如果面临食物短缺带来的危机,反而是豺和花豹更容易活下去。
只不过这些动物如今越来越少,并不是它们食物短缺,而是遇到食物链最顶端的动物,人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