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都没见过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北京80后摄影师“追星”5年)

华峰博客 196

人类对宇宙的感知,

来自地球的夜晚——

曾有这样一句话,

描绘夜晚璀璨星空的吸引力。

从古至今,

深蓝色天幕上闪耀的群星,

总是让人心生向往。

无论是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的壮美,

还是众星罗列夜明深,

岩点孤灯月未沉的深沉,

都寄托了一代代人丰沛的情感,

的人都没见过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北京80后摄影师“追星”5年)的人都没见过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北京80后摄影师“追星”5年)的人都没见过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北京80后摄影师“追星”5年)

人类在浩瀚星河面前是渺小的,

但我们却可以将这壮阔的美景拍摄下来,

成为时光的标本。

星空摄影师就是这样一群追星星的人,

他们总是在太阳落山之后才开始行动,

扛着相机、三脚架,

在城市、乡村、山野、沙漠……

用一个个不眠之夜,

换来镜头下那些令人迷醉的星河。

的人都没见过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北京80后摄影师“追星”5年)的人都没见过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北京80后摄影师“追星”5年)的人都没见过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北京80后摄影师“追星”5年)

来自北京的80后许晓平

就是这样一位执着的追星者。

在网上,他更有名的名号

星空摄影师Spider

从2015年迷上星空摄影之后,

许晓平开始一段比较疯狂的拍摄,

全国各地都留下了他追星脚印。

到现在,他在追星圈子里已经颇有名气,

出版了一本星空摄影的书,

还成为许多摄影、天文杂志的作者。

的人都没见过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北京80后摄影师“追星”5年)

星空摄影师许晓平(微博:@spider9935)

‘记住要仰望星空,

不要低头看脚下。

无论生活如何艰难,请保持一颗好奇心。

你总会找到自己的路和属于你的成功’——

这是物理学家霍金的一句名言,

也是我的星空座右铭。

的人都没见过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北京80后摄影师“追星”5年)的人都没见过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北京80后摄影师“追星”5年)的人都没见过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北京80后摄影师“追星”5年)

许晓平说,

拍摄星空对他来说是一种放松。

每次抬头凝视璀璨的繁星,

都会让人着迷宇宙的浩瀚神秘,

而身处不同的环境,

也会让拍摄星空时有不同的感受。

他很享受那种夜空下专注拍摄的状态,

一次次星空下的拍摄,

就像是赴一场场与星星的约会。

的人都没见过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北京80后摄影师“追星”5年)的人都没见过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北京80后摄影师“追星”5年)的人都没见过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北京80后摄影师“追星”5年)

拍摄下震撼的浩瀚星河,

背后其实是一场知识与体力的挑战。

首先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天文知识,

其次相较于拍摄技巧的学习,

我认为天文摄影更需要的是行动力,

也就是多进行实际拍摄。

要想拍摄一张较好的

星野照片(带有地景的星空照),

通常需要远离城市,

在一些相对偏远的地点进行创作,

环境比较艰苦,

这也让很多人止步在了理论阶段。

的人都没见过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北京80后摄影师“追星”5年)的人都没见过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北京80后摄影师“追星”5年)的人都没见过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北京80后摄影师“追星”5年)

在实际拍摄时,

星空拍摄的要求也比较多,

除了基本的器材准备外,

还需要对当时的天气了如指掌。

因为拍摄星空的效果

容易受到天气、月相、光污染的影响。

如果月光太强,月明星稀,

星空就暗淡了。

如果遇到多云的天气,

也会影响星空的拍摄效果。

得利用各种软件先行判断。

此外,一定的天文知识是星空拍摄的基础,

对星星的运转规律要有了解。

的人都没见过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北京80后摄影师“追星”5年)的人都没见过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北京80后摄影师“追星”5年)的人都没见过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北京80后摄影师“追星”5年)

许晓平在拍摄前,

会把已经掌握的相关信息,

如拍摄路线、地理特点、

拍摄时间的星图状态等

做一个系统的整合。

通过组合各方面的元素,

心中就已经有了一个想要呈现的画面,

然后就是在实地拍摄时

去尽力地执行实现。

的人都没见过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北京80后摄影师“追星”5年)的人都没见过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北京80后摄影师“追星”5年)的人都没见过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北京80后摄影师“追星”5年)

5年来,许晓平去过国内很多地方追星,

北京、山西、河北、青海、云南、贵州……

他寻找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地理环境

来与星空结合拍摄。

如北京的古建筑,河北、山西周边的长城,

内蒙古的乌兰哈达火山群等。

的人都没见过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北京80后摄影师“追星”5年)的人都没见过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北京80后摄影师“追星”5年)的人都没见过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北京80后摄影师“追星”5年)

天文摄影除了在拍摄时,

可以让人内心平静,

去体会那种浩瀚的美丽。

往往在追星的路上也能遇到意外的惊喜,

其实每一次创作作品

都满含当时的情感与意境,

当我回顾这些照片时

仍能仿如身临其境地再次回到那个时刻,

其中苦乐只有亲身体会过才会知道。

我想这也是让每一个‘追星’人

欲罢不能不能的原因吧!

的人都没见过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北京80后摄影师“追星”5年)的人都没见过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北京80后摄影师“追星”5年)

今年的英仙座流星雨时,

许晓平和几个好友一起从兰州出发,

进行了一次7天3000公里的追雨之旅。

沿着河西走廊一路前行、拍摄。

有的拍摄地是在景区里,晚上不开放,

他们还专门提前联系当地旅游部门,

说明情况,提交申请,获得许可,

最后收获了堪称壮美的流星雨大片,

天空中如同绽放了一簇簇美丽的焰火,

这一刻只需静静地享受

这段奇迹般的魔法时刻。

的人都没见过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北京80后摄影师“追星”5年)的人都没见过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北京80后摄影师“追星”5年)

除了星空之外,

这么些年许晓平还拍了不少

日偏食、日环食、月全食等天文照片。

他喜欢将人物,或是拍摄地的特色地标,

与这些神奇的天象融为一体。

好的摄影作品除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外,

其想要表达的内容

往往决定了它是否优秀。

这些元素的加入,

会让作品具有故事性和代入感,

让观看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的人都没见过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北京80后摄影师“追星”5年)的人都没见过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北京80后摄影师“追星”5年)的人都没见过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北京80后摄影师“追星”5年)的人都没见过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北京80后摄影师“追星”5年)

从开始的只是透过镜头记录家人的生活、

身边的景物和旅行路上的美景;

到后来一路追星,

出版自己的星空摄影图书,

作品登上各家媒体的版面,

摄影让许晓平的生活更加丰富而充实。

也成为他表达对世界感受的一种方式。

的人都没见过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北京80后摄影师“追星”5年)

未来,许晓平也将继续自己的追星之旅——

拍摄更多的中国地标性建筑,

与星空相结合的作品,

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

星空下的美丽中国。

本文文字由人民日报文创原创,

图片由许晓平(微博:@spider9935)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