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道中国就没有自己的洗化品牌吗?当然有,但是市场占比并不高。再加上最近这些年,两大集团经常通过收购再“雪藏”的模式,“吞并”很多的国产品牌,让自己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大。
数据显示,宝洁和联合利华都靠着中国市场取得了惊人的营收成绩。2019年的财报数据显示,宝洁一年的营收高达4659亿元人民币。其中三分之一,都是来自中国市场。而联合利华也不例外,背靠中国,收入成绩“丰满”。

而也正是如此,宝洁和联合利华的争斗一直都存在。相对而言,联合利华的成绩要稍微逊色于宝洁,但是在牙膏领域,联合利华却手握“这个品牌”—中华牙膏,可以和宝洁集团一拼高下。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牙膏市场前五名,分别是:中华牙膏、云南白药、黑人、高露洁以及佳洁士。

那么,大家肯定要问中华牙膏不是国货吗?在诸多人的印象中,中华牙膏自幼就“活”在我们的身边。中华牙膏诞生于1954年(66年),的确是国产品牌,但是这些年“身份”已经发生了新的转变……

中华牙膏隶属于白猫集团,当年中华牙膏最大的问题就是技术的“短板”。而白猫集团本身就自身难保,甚至在2010年的时候因为经营不善等问题退市。所以如果白猫一直坚持将中华牙膏“握在手中”,可能今天的中华牙膏不会有今天的这番好光景了。那么,是不是意味着白猫集团将中华牙膏这个品牌卖给了联合利华?当然不是,这正是中华牙膏的独特之处。

因为中华牙膏的“中华”二字,意义非凡,所以并不想要出售。于是在联合利华的努力下,对中华牙膏进行了“租赁”。当然联合利华是有野心的,刚开始将中华牙膏租下来的时候,还是依旧采取了“打压”的方式。在过程中,甚至想要将自己的原创品牌——洁诺,推向中国市场。但是中华牙膏实在是太争气,即便没有营销,也获得了20亿的营收。于是多年下来,联合利华开始重视中华牙膏,并发展成为牙膏行业对抗宝洁集团的“利器”。
白猫集团通过这样的租赁方式,每年光是靠着中华牙膏就能“收租”千万元。虽然远比不上中华牙膏的销售成绩,但是对于白猫而言,这样的“租金”比自己自持中华牙膏品牌的挣得多得多。
按照“签约规定”,中华牙膏下一次的续约就在4年后。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续约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强的。而这个中国国产品牌,虽然依旧是国产品牌,但是国人在购买并以为在“支持国货”的时候,其实也等于给外企“掏钱”了。

不过,联合利华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也一直都是外企们的“榜样”。今年年初的时候,更是在第一时间,捐出了价值400万元的空气净化器、除菌喷雾、净化器等物资。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