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很多人对围棋不甚了解,所以简单地科普一下业余6段的水平,以及下围棋所需要的天赋。
-
业余 6 段是什么水平?
上数据做对比呗。
中国有多少职业棋手呢?
参见一则新闻:12月中国围棋等级分:时越连续8个月领跑 古力第三
从新闻中可以看到,目前中国活跃的职业棋手有362人,另有不活跃的职业棋手239人,共计601人。
接近 14 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只有六百个职业棋手,够少了吧。
那么,中国有多少业余 6 段以上的业余棋手呢?
参见一篇博客:中国围棋业余6段、7段、8段棋手名单(转)
中国围棋业余最高段位为荣誉8段和7段。原来的8段这一等级,是指个人代表中国参加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夺冠,而由日本棋院授予的。目前全国业余 8 段4人;业余 7 段14人;业余 6 段为349人。而真正业余出身的8段只有3人,7段10人,6段为327人。
由此可见,业余6段 的人数,竟然只有 300 多个,还不及 职业棋手 的人数。
再来看一下 职业棋手 和 业余 6 段都是怎么获得的。
显然,要成为职业棋手,是很困难的
——每年都有专门的定段赛,目前,每年大约只有 25 人能通过这样的比赛,成功入段。而且,比赛有年龄限制,过了 25 岁 就没有入段资格了。
业余 6 段呢?参见这一篇文章:[转载]中国业余围棋7段/6段授予的赛事
中国能授予 业余 6 段 称号的大赛一共有 6 个,都是全国性的大赛,必须前几名才能获得 6 段,每年能获得 业余 6 段的人数满打满算 30 多人,但要知道,很多比赛的前几名,实际上都是 现有的 6段、7段获得的,在有资格被授予 6 段的棋手中,原先只是 5 段以下的,往往还不到一半。
所以,每年能获得业余 6 段称号的人,可能还不及职业入段的人多。
结论:从普遍的情况来看,业余6段和业余7段的业余棋手,都具有相当于低段专业棋手的水平,或者根本就是退役的专业棋手。(当然,也有说法认为,业余 6 段可能比职业初段稍弱,但也顶多差一个让先)
业余 6 段的围棋水平,平均来讲,在全国也在 500 名左右,这比考上清华北大的人要少得多(清华北大每年共录取 6000 人,注意是 每年),即使考虑到学围棋的人比参加高考的人要少得多,这依然是一项非常不容易的成就。
********************
-
围棋高手需要哪方面的天赋?
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大局观,二是计算能力。
大局观,简单地说就是棋感,它决定了你在序盘阶段能否得到正确合理的行棋方向,以及中盘阶段的关键节点能否对形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在战略上获取最大的利益;
计算能力,决定了你在中盘厮杀中能否一举击溃对方,以及在收官阶段能否步步为营,在战术上获取最大的利益。
以上两点,既有天赋的因素,也有持之以恒地训练才能获取的感觉。
那么,记忆力,对于围棋有多重要?
不那么重要。
大局观和记忆力没有关系。而在考验计算能力的地方,常常可能需要简单地计算几步,高手可能需要计算十几步乃至几十步,这些地方需要一点记忆力,但其实并不多,私以为它对逻辑能力的考验更多一些。
至于下盲棋,它的确需要非凡的记忆力,不过,它和下围棋用的根本不是一个技能点。
强如职业棋手,还有大量人完全不敢碰盲棋。
弱如业余低段位棋手,只要记忆力出色,下盲棋也是可能的。(不过由于围棋盲棋的难度非常大,所以全世界能完成整盘盲棋的也只有寥寥几人,而鲍云在2004年成为完成盲棋的第一人,确实是了不起的成就)
所以,虽然 只有 围棋业余 6 段,鲍云依旧在最强大脑 上大放异彩,这并不奇怪。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