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刘溢最新现状2022(山东泰安苏刘溢现在怎么样了?)

华峰博客 2.8K

苏刘溢最新现状2022(山东泰安苏刘溢现在怎么样了?)
苏刘溢最新现状2022(山东泰安苏刘溢现在怎么样了?)

近日,一封清华大学的自荐信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苏刘溢最新现状2022(山东泰安苏刘溢现在怎么样了?)

自荐信来自于一名未满13岁的江苏省南通市初一的孩子。

我自学能力较强,9岁修完小学全部课程,毕业考试各科成绩均为满分。

10岁修完初中全部课程,升学考试成绩位列全市前三。

11岁在国家级示范高中里旁听,一年完成高中全部课程的学习,并自学完大学数学微积分、大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课程。

除了自学能力和成绩出众之外,他还在各类竞赛中,取得过不俗的成绩。

全国奥数及科技类大奖;

第十一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小学组科学视频一等奖;

全国23届华罗庚数学邀请赛,全国第一;

江苏省时代杯数学文化节总决赛,蝉联两届金牌;

全国高中奥林匹克数理化学科竞赛:化学全国一等奖、数学省赛一等奖、物理省二等奖。

毫无疑问,以他的年龄和取得的成绩来说,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神童了。

而他写这封信,就一个目的:自荐入清华。

他坦言,面对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名校的邀约,并不是十分动心。

他心中有一个清华梦,希望可以实现它。

看了他的成绩,第一直觉是差距。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本就参差。这不止是天生的差距,也有教育的差距。

但其实,有一个疑问一直都没有答案。

是否神童就应该过早进入不同于他年级的社会?

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选了一对出生只相差几分钟的双生子。

哥哥每天都要做十分钟的爬楼梯实验,但弟弟不用训练。

6个星期之后,哥哥爬楼梯只需要26秒,弟弟需要45秒。

第7周开始,弟弟开始做爬楼梯训练,一共练习了2周时间。

所以,总的来说哥哥训练了8周时间,弟弟训练了2周。

再次比赛的时候,弟弟比哥哥爬楼梯的时间快,仅仅用了10秒。

这位心理学家,就是想通过这个实验告诉大家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对孩子的培训,不是越多越好,不是越早越好,而是要在恰当的时机,做恰当的事情。

普通人是这样,神童也亦是如此。

苏刘溢最新现状2022(山东泰安苏刘溢现在怎么样了?)

从第一神童宁铂,到东方神童魏永康,自少年班的创办开始,神童就遍布全中国。

那么,多年过去,那些神童如今怎么样了呢?

在幼时,第一天才宁铂就表现出比常人更高的智慧和能力。

宁铂2岁半时就能够背诵30多首毛泽东诗词;4岁能识400多个汉字。

他翻翻围棋书就能跟大人对弈;学习《中医学概论》就能给人开些简单的药方;9岁时就能像模像样地帮人号脉...

经过中科大的两位老师的考察,宁铂很快就被破格录取了。

那一年,他才13岁。

苏刘溢最新现状2022(山东泰安苏刘溢现在怎么样了?)

宁铂在学校里受到了全方位的照料,不仅有最优秀的老师来教学,还有专门的老师照顾他和其他学生的饮食起居。

甚至早上会帮他们冲牛奶,晚上会给他们关灯。

但宁铂却并不开心。

他的日常除了学习,还有被要求一遍遍地下棋、作诗和号脉......

面对围观的人或好奇、或羡慕的眼神,宁铂并不觉得神童带给他的是荣耀,反而是可笑。

那些年我就是在压抑自己的个性中度过的,神童剥夺了我许多应该享有的生活和娱乐的权利。

后来的宁铂怎么样了呢?

他被神童头衔压得喘不过气,开始逃课,考试不及格,每天神神叨叨。

他失去了往日灵气,最后竟选择遁入空门。

如果重新让宁铂选一次,他大概只希望自己一生都只是个普通人。

苏刘溢,两天半就读完了小学,8岁上初中,9岁上高中,10岁考上南科大。

最后,却因为难以融入大学生活,他选择了退学。

徐誉舒,一岁零八个月开始认字,半年以后积累了三百多个字。

三岁能在一天内看完五六本图画书,四五岁就可以一天内看完一两本文字类书籍。

最后,却因为饱受抑郁症折磨,选择在教学楼上一跃而下。

魏永康,13岁考上大学,17岁考上中科院硕博连读研究生。

最后,因为自理能力差被学校退学,38岁因病逝世。

不少神童不仅没有取得成功,最后甚至连当个普通人都成为奢望。

苏刘溢最新现状2022(山东泰安苏刘溢现在怎么样了?)

很多家长看到这些神童后,会因此感到焦虑,别人家的孩子怎么都这么优秀。

为此,可能会给孩子施加更多的压力,一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速成成为下一个神童。

但为了成为神童,去选择抢跑,真的有必要吗?

苏刘溢最新现状2022(山东泰安苏刘溢现在怎么样了?)

《紫微杂说》有这么一句话:揠苗助长、苦心极力、卒无所得也。

万物的生长都是有规律的,违背规律只会适得其反。孩子亦然。

在孩子身体和认知都不成熟的年龄里,不适合将他们放到比他们成熟太多的环境中。

这样不仅会影响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成长,严重的话会导致他们出现人格、性格等方面的问题。

易中天说:有一句关于教育的话非常恶毒,叫赢在起跑线。这句话害了无数的中国孩子和他们的家庭。

可能孩子赢在了起跑线,却痛苦了一辈子。

英国天才教育专家弗里曼说:童年时代的欢乐和创造力是取得一切伟大成就的基础。

抢跑的成长,不一定会有广阔的未来。

不如让孩子好好享受他的童年吧。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