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义而富且贵而的用法,不义而富且贵的而字

华峰博客 3.1K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论语》十二章中虚词而一共出现十九次,其中用法各异,但都是作为连词来用的,下面我将做一个详细的分类。

(一)表并列关系

并列关系表示而所连接的前后两项是并列对等、地位相同的语法关系,没有先后主次之分,位置互换而不影响意义的表达。可以译为又……又……、和并且等,也可不译。书中共见2处。

如:博学笃志,切问近思

不义而富且贵而的用法,不义而富且贵的而字

(二)表顺承关系

表顺承关系的而连接的前后两项表示两个连续发生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两项之间表现出动作先后相继,在语义上是前后顺承,顺序不能变换。这种用法的而连接的经常是动词性成分,可译为就、便、从而、然后等,也可不译。书中共见6处。如:

(1)学时习之。

(2)不义富其贵,于我如浮云。

(3)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

(4)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改之。

(5)曲肱枕之

(三)表转折关系

表转折关系的而连接的前项叙述一种动作行为,或描写行为;后项不是顺着前项的叙述或描写下去,而是转向相反、相对的方面叙述或描写。这种逆转语义类型,可译作但、却、可是等。书中共见5次。如:

(1)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为人谋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

(四)表修饰关系

连接状语和谓语中心语。而连接的前后两项之间有主次之分,而后项的动作为主,在句中充当谓语;而前项的词语是从方式、状态、条件、时间等方面对谓语进行修饰,在句中充当状语。可以不译或译为地或来。书中共见6次。如:

(1)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