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人类以来,多少人在赞美女人,多少人在追求女人, 多少在研究女人,也有多少在咒骂女人......女人究竟是什么? 在多情少男眼中,女人就是美;在夫妻生活中,女人就是家;在诗人眼中, 女人就是诗;在学者眼中,女人就是读不完写不尽的书。
正如一位哲人说过的那样,在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片各不相同的树叶, 在一千个人眼中,对女人也有一千种各不相同的理解。 成语中的女人又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吧。
一、女人的娇美
形容女人娇美的成语很多, 大体可分为总体描述和分部位描述两大类。
1、总体描述娇美的成语
总体描述女人娇美的成语,是对女人的总体形象、 总体感觉而言的,不着重描述女人某一方面、某一部位的美。 这类成语按其赞美女人娇美的手法、角度,又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描述女人娇美至极、漂亮出众的成语, 它是把赞美对象放在一定时间或一定地域内与其他女人的比较中来赞美的。 如:绝世独立、绝代佳人、一代国色等, 这一类成语是在时间概念的对比中来赞美的;而国色天香、倾城倾国、 仕女班头、越女齐姬等则是在地域概念的对比和群体对比中来赞美的。
二是和其他事物对比,从而突出女人之美的成语。 这类成语有人们常用的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等, 还有古典小说中经常见到的桃羞杏让、燕妒莺惭、其人如玉、解语花等。
三是用天、神等古人眼中博大深邃的事物做衬托, 从而表现出女人娇美的成语。这类成语有天生尤物、姑射神人、 月里嫦娥、青女素娥等,国色天香中也兼用了这种手法。
四是写娇美的效果、娇美的力量,从而体现出娇美的程度。 这类成语有秀色可餐、尤物移人等,说女人的娇美可以当饭吃, 可以改变人,的确非同凡响。
2、分部位描述女人娇美的成语
总体描述能给人一个总体的印象和感觉, 但这种印象和感觉毕觉太概括、太模糊,给人一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感觉。 为了让人们对女人的娇美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成语中也有不少特写镜头式的词语,从而让人有重点、分部位地欣赏女人的娇美。
首先是展示女人娇俏的面容。如:花容月貌、杏脸桃腮、花容玉貌、莲花之面、靡颜腻理、滴粉搓酥、 兰姿蕙质、月貌花庞、人面桃花、红粉青蛾等。 在这种漂亮的脸庞上,长着那别有风致的眉毛, 形容这些眉毛的成语如远山芙蓉、眉黛青颦、宛转蛾眉等。 眉毛下还有一双多情的眼睛,那就是盈盈秋水,多情的眼珠慢慢转动便是蛾眉晏 ,当然了,这张脸孔也有生气的时候,那时候的眉眼便是蛾眉倒蹙、凤眼圆睁了。在这张漂亮的脸庞上,还有精致可人的口唇、牙齿,或者是香喉玉口,或者是樱桃小口, 如果喘气那一定是娇喘嘘嘘,如果呼吸那一定是吹气胜兰。 生长于樱桃小口上的嘴唇非常动人,牙齿十分洁白,明眸皓齿、朱唇皓齿、 朱唇玉面、齿如碎玉便是描写唇齿风采的成语。
在这张面容的上面,还有一头打扮入时的秀发, 于是便有了丰容盛鬓、雾鬓风鬟、雾鬓云鬟这些成语, 一旦秀发被风吹雨打不甚整洁,那便成了风鬟雨鬓。这张面孔一笑十分动人, 那叫做回眸一笑、阳城一笑或者叫嫣然一笑。 在描述女人如花似月的面容时,成语还刻意描绘形容那些年轻美丽的脸庞, 如:红颜绿鬓、仙姿逸貌、仙姿玉貌、桃夭新妇等。
欣赏完女人那美丽的脸庞, 我们接着欣赏女人那合度的身材和绰约的风姿。虽然古人一度以胖为美,尤其是唐代仕女图个个面如满月,但总的来讲,还是更欣赏苗条、修长的身材。 这方面的成语如长姣美人、纤腰楚楚、柳腰莲脸、长身玉立、亭亭玉立、形夸骨佳、窈窕淑女、袅袅婷婷、袅娜风流、 蹁跹袅娜等多是形容女子苗条修长、体态轻盈的。 美丽的女人走起路也是美丽的,你看那脚步要么是花飞蝶舞,要么是凌波微步,再不就是步步莲花。娇美女人的风姿更是动人, 你看这几条成语:婀娜妩媚、绰约多姿、芙蓉出水、 绝伦妙态、十相俱足、林下风致、花枝招展、风流旖旎等等。
还有女人的肌肤:冰肌玉肤、珠辉玉丽、冰肌玉骨;女人的艳丽:妍姿艳质、妍姿妖艳、艳如桃李; 女人的手足:手如柔荑、三寸金莲; 女人的仪态:仪静体闲、仪态万方、盈盈伫立、烟视媚行; 女人的温柔:软香温玉、温香艳玉、柔情蜜意、柔情似水、柔肠粉泪、小鸟依人等,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女人的打扮
爱打扮是女人的天性,打扮更能显出女人的妩媚和娇美。 成语中女人的打扮,有面容的修饰,如淡扫蛾眉、蝶粉蜂黄、 粉白黛黑;有服饰的打扮,如凤冠霞披、素以为绚、 珠围翠绕等。化妆打扮的结果,有比较艳丽的,象浓妆艳裹、 浓妆艳抹;有比较朴素的,象椎髻布衣、荆钗布裙, 也有打扮过头、适得其反的,像油头粉面。 不同的打扮是因为生活条件不同决定的,打扮得雍容华贵的只能是大家闺秀或者贵夫人, 而不可能是既要洗衣做饭又要下地劳作的农妇。
三、女人的年龄和出身
男人的年龄在古语中有固定的称谓, 女人的年龄在成语中按其大致阶段也各有相应的表述。
《礼记·内则》称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一般情况下, 女子十五岁可以许婚,结发上簪,二十而嫁。因而十五岁以前称未娉之女,十五岁称及笄年华。十三四岁称豆蔻年华, 没有结婚的女子称为黄花女儿,已婚的女子人们说她罗敷有夫。
古人以十六岁为女子最娇美之时, 关于十六岁的成语也有几条,如二八佳人、瓜字初分、破瓜之年。值得说明的是, 这里的破瓜并非指女子破身,而是古时文人玩弄的文字游戏, 把瓜安拆为两个八字以纪年,即二八一十六岁的意思。
二十四岁为风信年华、花纹年华, 因为一年有二十四番花信风,借指女子二十四岁。
女子结婚叫 之子于归,结婚之日叫于归之期,结婚的年龄叫梅之年,尚未许配叫待字闺中, 女人终须结婚叫女生外响,也有直白地说成女大不中留的。
接下来便是徐娘半老了, 这条成语借南朝梁武帝后妃徐氏虽到中年而仍有风情的典故,代指四十岁左右的女人。
再往后是年老色衰、人老珠黄,虽没有明确的年龄界限,但女人已至老境是毫无疑问的事。
女人之死在成语中称为香消玉殒、红颜薄命、 玉碎珠沉、紫玉成烟,多用以指男人心爱的女人。 埋葬心爱的女人称之为葬玉埋香。
女人出身于名门望族的称为大家闺秀 、千金贵体 、 千金小姐、琼阁秀玉,出身于小户人家的称为 小家碧玉,孤女被称为曙后星孤。
四、女人的德行及其它
古人很注重女人的德行,三从四德、 德言容功是形容这方面内容的常用成语。要求女人做贤妻良母, 讲熙熙为仁。对女人不要求什么知识、文化,女子无才便是德, 女人们是女流之辈、妇道人家,女人的见识是妇人之见, 女人的善意是妇人之仁。
对德行好的女子,成语予以高度评价, 如形容心性好的女子是兰心蕙性,性情好的女子是娟妇静秀, 美丽而聪明的女子是秀外慧中,对有见地的女人誉之为高明妇人。
古人特别注重女人的节操,要求守身如玉、 从一而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反映守寡不嫁的成语有坚守心志、古井无波、三贞九烈、 一马不备双鞍等,反映寡妇改嫁的成语有琵琶别抱、夫君新醮等。
反映女人妖艳作态的成语有搔首弄姿、卖弄俊俏、梨花带雨、愁眉啼妆、倚姣作媚;反映女人作风轻浮、 爱情不专的成语有水性杨花、人尽可夫; 反映女人有外遇的成语有不安于室、不修帷薄等。
五、关于妓女
妓女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成语中反映妓女和卖笑生涯的条目不少,主要的有:
卖笑生涯 神女生涯 门户人家 沦落风尘
倚门卖笑 倚门卖俏 野草闲花 手帕姊妹
倡条冶叶 丁娘十索 花林粉陈 枇杷门巷
花街柳巷 路柳墙花
六、关于女人的其他成语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的方面外, 其他关于女人的成语还有:女人之居称之为香闺绣阁,女人出行乘坐的车马称为香车宝马, 女人私下爱慕的对象称之为萧郎陌路, 女人之酣睡称之为粉腻黄粘,女人之病为西子捧心,女人之瘦为香消玉减, 女人之娇羞称之为云娇雨情,女人之庸懒称之为鬓乱钗横, 女人之有才称之为不栉进士、柳絮才高, 女人之有孕称之为兰梦之征、身怀六甲,女人之生日称之为设棁之辰, 女人之起哄称之为群雌粥粥,女人为爱而死称之为倩女离魂,女人做媒称之为三姑六婆, 女子受父母之宠称之为掌上明珠,女子失夫君之爱称之为秋风团扇等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