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神十三返回舱成功着陆
航天英雄摘星归来
今天我们迎来第七个中国航天日
今年的中国航天日以航天点亮梦想为主题
2022年中国航天日主题海报
52年前的今天
东方红一号成功飞向太空
我们探索宇宙的脚步从那里启航
今天让我们用最美好的诗词
致敬中国航天事业和中国航天人
星河璀璨
让我们一路向前
✦
中国航天日的由来
✦
2016年3月8日
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6年起
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1970年4月24日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
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
以此为标志设立中国航天日
旨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
科学普及航天知识
激发全民族探索创新热情
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中国航天人 见证星辰大海✦
启动!点火!
1970年4月24日
随着阵阵巨响划破夜空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拖着巨大的火焰
搭载着东方红一号卫星直冲云霄
拉开了中华民族
探索浩瀚宇宙的序幕
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
曾让无数中国人热泪盈眶
因为大家知道从独自研制到发射
这一切都来得太不容易
与东方红一号卫星一起飞向太空的
还有一曲悠扬的《东方红》
那是宇宙第一次听见中国声音
当年许多人都守在收音机前
屏息凝神地收听乐曲
那个激动人心的场景
那段动人的旋律
至今依然无法忘记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从太空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并在舱内并列展示了五星红旗和联合国旗(摄于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大屏幕)。新华社记者 赵建伟 摄
2003年10月15日
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
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航天员杨利伟
是浩瀚太空中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在太空舱内
他手拿联合国国旗和中国国旗
自豪地向全世界展示
——中国人来到太空了!
一段历时20多个小时的太空遨游
让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
飞天梦想化为现实
也让无数人记住了
杨利伟这个名字
2013年6月20日上午,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远离地面300多千米的天宫一号为全国青少年带来神奇的太空一课。
2013年6月11日至26日
搭载着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3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
成功发射并顺利返回着陆
在轨飞行期间
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成功进行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
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许多孩子有关于太空的梦想
从这里开始萌芽
2018年12月8日
探月工程嫦娥四号发射升空
2019年1月3日
玉兔二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
开启了人类首次
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之旅
月球的背面是什么样?
玉兔二号发回的影像
揭开了长久以来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
2022年4月16日上午
被称作感觉良好乘组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
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
顺利结束太空出差
回到阔别半年之久的地球
为中国航天迄今最长一次
太空载人飞行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180多天的太空之旅
从太空出舱
到首次在轨通过遥操作完成
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
从中国女航天员首次太空漫步
到3名航天员创下中国航天员
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最长纪录
航天员们完成了一系列科学研究
刷新了一个又一个中国航天纪录
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用古诗词打开中国航天✦
古往今来
无数文人墨客写下了对宇宙的浪漫想象
当宇宙之无穷映入眼帘
当手可摘星辰不再夸张
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而上九万里
成为现实
浩瀚宇宙见证着中国人的浪漫
本文综合自 |
新华网《就!是!这!么!骄!傲!》
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神舟十三号归来:更从容拥抱浩瀚太空 | 人民锐见》,作者:余建斌
诗词图片来源 | 人民日报微博
责任编辑 | 杜润楠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中国教育报APP吧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