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为父母后,我们面对的育儿问题总是出奇的一致。
孩子在外面玩了半天,到吃饭时间了还是磨磨蹭蹭的不愿意回家怎么办?
孩子总是撒谎怎么办?
孩子在外面总是和别的小朋友抢玩具,怎么办?
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孩子的认知不同于成人的认知。他们喜欢用各种奇思妙想来面对现实世界中复杂的问题。所以讲道理、责备和打骂起到的都是治标不治本得作用。
或许是童年离我们已经太遥远了,总感觉到孩子的世界总是充满各种不可理喻,我们无法以大人的思维去理解。
或许唯有绘本里,才有我们想要的答案。
就像这本《小兔卡尔的生活》中,小兔卡尔总是有各种各样奇怪的想法:坐在马桶上喝果汁,就不怕尿裤子;不想刷牙,借口是多回味嘴巴里的胡萝卜的味道。时而调皮,时而机灵,好笑又好气,天真又懵懂,我们都能在卡尔身上,找到自己孩子的影子。
不同的是我从《小兔卡尔的生活》中,看到了令人惊叹的处理方式。在卡尔的家里,面对卡尔的不可理喻的想法,没有打压或者是责备,有的是爱和智慧,有的是耐心和理解,来包容孩子的天真烂漫。
这本《小兔卡尔的生活》是德国著名画家罗特劳特·苏珊娜·贝尔纳的作品。知道苏珊娜,是因为她的无字书《四季时光》,在这套书里我被她温情细腻的画风和强大的逻辑深深折服。
在这本《小兔卡尔的生活》中,苏珊娜再一次走了温情路线,但是这次她在绘画基础上,辅以文字来表达故事。
1、29个小故事启发育儿困惑,如何正确化解孩子的魔鬼时刻
这本书中有29个小故事,都是卡尔和家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有卡尔发脾气的时候,有卡尔不想去医院的时候;有卡尔不想刷牙的时候,有卡尔害怕打雷的时候。在卡尔令人抓狂的魔鬼时刻,总有家人的爱和理解伴随着它。
在《撒谎》这个小故事中,卡尔没洗手就去看小红帽的故事书,结果把故事书弄脏了。奶奶看到了,她没有责备卡尔,而是说:这本新书讲了什么故事?它看起来可真脏!
很明显就是让卡尔承认错误并去洗手,结果卡尔不为所动,说可能刚才有小动物踩了我的书。
奶奶又说:那只小动物长什么样?它不会是穿着格子裤,手上还沾着草莓果酱?
卡尔继续狡辩:我刚才洗手的时候怎么也弄不掉这些草莓果酱。
奶奶直接指出:卡尔,你在撒谎!
卡尔眼看着瞒不过去了,才说出忘记洗手的原因。原来是看到故事书太好看,想知道后面的故事,所以没有意思就看书了。
这时奶奶说:我可以讲给你听啊,当奶奶从大灰狼的肚子里爬出来之后,坏女巫把小红帽变成了一只脏兮兮的小兔子,还把蛋糕变成了肥皂,把可可变成了一把刷子。
在奶奶撒了这样一个刻意的谎言后,卡尔也意识到自己错了,于是走进卫生间,用很多肥皂把手洗干净了。
回顾奶奶和卡尔的整个对话过程,没有对抗,没有焦虑,没有责骂,有的只是耐心和智慧,这才是父母真正需要学习的。
虽然说这是一本儿童绘本,但是我觉得更值得家长去看。初为父母,面对孩子的种种恶习,我们很难做到不焦虑不急躁。当我们束手无策时,责备和抱怨就成了主要的发泄方式。
孩子的思维天马行空,我们也要随着这天马行空的节奏去引导。孩子的认知变化莫测,我们也要用非常规的方法去纠正。正如卡尔的奶奶,面对卡尔种种蹩脚的借口,用爱去理解,用智慧去沟通,最终化冲突于无形。
2、给父母的反思:有效的陪伴不在于时间的长短,在于让孩子感到爱
现如今双职工家庭越来越多,如何有效陪伴孩子成为很多父母关注的话题。面对文章开始的育儿问题时,他们总能轻易让我们情绪失控。借助这本书,我们可以找到答案:有效的陪伴不是时时刻刻盯着孩子,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而是在有限的陪伴时间,让他感受到足够的爱。
在这本书中,小兔卡尔的父母就是很好的模范。我们在高兴时,很容易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但是在情绪低落时,如何同孩子相处,让我们来看看答案。
《发牢骚》讲小兔卡尔一家三口在吃早餐时遇到种种不如意。卡尔的麦片粥不太甜,妈妈的黄油太硬了,爸爸的咖啡凉了。但是爸爸帮卡尔拿来了蜂蜜,帮妈妈用热水帮黄油变软。妈妈帮爸爸重新热了咖啡。最后一家三口幸福地吃完了早餐。
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一种能力,能够帮他人控制情绪更是一种超能力,幸福的家庭中都有一个或两个有超能力的人。面对不如意的事情,卡尔的父母互相体谅互相支持,坏情绪也伴随着热腾腾的早餐消失了。
《时间》讲小兔卡尔的爸爸面对孩子失去耐心时,自己并没有苛求孩子必须坚持完成折纸飞机,而是告诉他大人也有失去耐心的时候。说完失去耐心的父子扔了胶水,转身就去骑了自行车。
爸爸也是想借机告诉卡尔,当情绪低落时,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是放松自己,而不是逼迫自己继续前进。
没有完美的孩子,同样也没有完美的父母。我们不需要在孩子面前刻意塑造完美的形象。孩子不需要完美的父母,而是需要能够和他一起成长的父母。
回想我在育儿路上,我知道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父母的爱,但是一直不知道如何去做。为此我这几年学习了很多育儿知识,也一直按照这些知识去要求自己和孩子。有的时候我却忽略了孩子天真烂漫的本性,急于把他套在一个标准的模式里,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愈。一个有幸福童年的孩子,将来会有足够的底气去面对生活的一切。同样,孩子最需要的也不是父母舍弃自己,而是足够的爱和理解。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仅供参考之用。